自幼熟读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但在我20多岁之前还没有出过远门。怪不得那年我从英国回来,父亲跟我说,你现在走的路比我远了。

2015年正值三月,因为女儿到扬州新东方面试,得以有机会第一次到扬州,看到酒店院子内盛开的桃花时,我才意识到我终于“下扬州”了。

在扬州这座古城,周末总会找机会骑自行车出去走走。在文昌中路,有一块不显眼的匾上写着“朱自清故居”,多次路过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。在初中的课本,读过他的《背影》,文中故事的发生地可能就是今天南京火车站,可那里早已被豪华的大楼所覆盖。

前几天,和女儿骑自行车再次路过朱自清的故居,于是拐弯进去了,转了几个弯之后,终于看到一座民初风格的青砖黑瓦房,这下我终于放心了——朱自清先生并没有住在深院老宅! 朱自清的故居

9岁那年,父亲和我一夜长谈之后,就把我送到离家很远的小学就读,寄宿在学校做老师的外公那里。父亲偶然会来看我,会给我带吃的,会给我零花钱,但我记得却是他离开时的背影。因此读到朱自清的作品,很多时候我会想到我的父亲,和另一个“父亲”——我的外公。

回想过去,今天我很欣慰能够有机会在扬州陪着女儿,体会另一个角色! 我的背影